“互联网+”的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
——购物交易、社交娱乐、学习工作,
方方面面的需求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。
那么,在信息化飞越的时代,我们要如何维护自身的安全?
2020年6月14日晚7:20,一场别开生面的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在5J102教室隆重举行。
杨宏峰老师精心准备的PPT带着大家走进了网络安全课堂。
2018级的全体学生仔细聆听着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……
杨老师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网络安全的讲述。
重点讲述了网络诈骗的手法与防范和日常网络陷阱的防范,警示同学们要做到五“不”,不听认、不回拨、不点击、不透露、不转账,他人要求借钱、打款、线上支付、充值等,所有现金往来一定要当面或电话联系本人进行确认,陌生可疑的短信、电话、QQ、微信、邮件等,只要拿不准的情况,都通过线下或官司方网站等官方渠道进行核实。要养成七个好习惯:第一要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,保存好不用的复印件;第二是网上银行操作时,最好手工输入银行官方网站;第三开通账户动账通知短信,发现账户资金异动,立刻冻结或挂失;第四是在取款或手机转账时,旁边有人的情况下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;第五是密码要设置相对复杂、独立,要定期更换;第六是进行网上银行支付账户操作时,不要随意连接不明公共WIFI;第七是单独设立小额度银行账户,用于日常网上购物等消费。
网络安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
网络隐患无处不在,在使用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
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,加强防范意识,减少不必要的损失。
此次班会,杨老师也例举了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,由于网络安全意识淡薄所引发的诈骗故事,个个故事鲜活,引人警醒,再次忠告每一位学生,应提高防范意识,守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,能熟知骗子伎俩,提高警惕、认真甄别,迅速判断,筑牢识假防骗防线,杜绝和避免财物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