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响应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、探究学习的方针政策,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,基础教研室于2019年4月3日下午,召开了“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《大学化学》课程中的应用探讨”为主题的研讨活动。本次会议由刘洋老师主持,张辛未、韦乐乐、杨蓉、胡海燕和王修杭六位教师参与讨论。
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安排好课程的学时和内容,按照教学设计向学生具体讲解。然而,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弊端:第一,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,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内容;第二,学生学习兴趣不高,课程效果也不理想。显然,这种方式无法培养创新型人才。为改善此种现象,各位老师积极参与讨论。
刘洋老师结合自己所授《大学化学》课程提出以下教学模式。首先向学生明确学习目的,对学生进行自由分组,每小组2~4 个成员。第二步,教师给出具体学习要求,让学生通过课本和网络查找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并提出重难点。到达设定的时间节点后,停止自主学习。第三步,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,包括重难点及疑问。对于疑问,可先进行小组间的探讨解答,再由教师进行讲解。
通过讨论,各位老师均表示该教学模式是一种广普适的教学模式,不仅适用于《大学化学》课程,同样也适用于其它基础课程。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,全体教师只有立足教学的实际,不断探索,推陈出新,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够不断得到完善,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。本次教研活动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,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出并总结了有效的参考性方案,对教学活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。